重要通知
《体育时空》版面紧张,请大家踊跃投稿。 投稿邮箱 : tysk@tyskzzs.cn
体育时空版权信息

主管单位: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局

主办单位: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科研所

编辑出版:《体育时空》杂志社

国际标准刊号:ISSN 1009-9328

国内统一刊号:CN 65-1212/G8

期刊级别:省级刊物

语   言:中文

周   期: 半月刊

出 版 地:新疆维吾尔自治区

邮发代号:8-395

开  本: 16开

投稿邮箱 :tysk@tyskzzs.cn

在线编辑QQ :2843202986

在线办公
联系我们

投稿邮箱 : tysk@tyskzzs.cn

编辑部QQ: 2843202986

官方网址: www.tyskzzs.cn

多校划片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

时间:2019-03-02 23:09:12  点击:743


       

内容摘要:为了使多校划片政策达到预期效果,应科学合理划片,探索租购同权;健全学区治理,公开划片程序和内容;发展特色学校,创办微型学校;辐射优质资源,精准扶持薄弱学校。

关键词:多校划片;学区制;就近入学

作者简介:

  作者简介:娄元元,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讲师,博士,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倪娟,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,研究员,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

  内容提要:多校划片政策作为我国学区制探索中的创新举措,对于创新学区治理具有重要的价值,有利于促进就近入学,缓解择校热。但是多校划片政策作为阶段性补充政策,具有一定的不足:容易使择校变成择区;没有赋予利益相关人决策权力;缺乏程序公平和正义。为了使多校划片政策达到预期效果,应科学合理划片,探索租购同权;健全学区治理,公开划片程序和内容;发展特色学校,创办微型学校;辐射优质资源,精准扶持薄弱学校。

  关 键 词:多校划片 学区制 就近入学

  标题注释: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“十三五”规划重大课题“义务教育学区制的依据与政策研究”(A/2016/03)的研究成果之一。

  十九大报告提出,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,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《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》提出“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、择校冲动强烈的地方,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稳妥采取多校划片”。2017年教育部办公厅《关于做好2017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》提出“积极稳妥推进多校划片(随机摇号、派位)”。一些城市如北京、南京、武汉等相继开始在局部地区探索多校划片政策,多校划片政策作为我国学区制探索中的创新举措,对于创新学区治理体系具有重要的价值。但是多校划片政策发布以来引发多方争议,究竟是给“择校热”火上浇油,还是遏制学区房,促进学区制发展的一剂良药呢?本研究对多校划片政策的价值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,以期多校划片政策的平稳实施。

  一、多校划片政策内涵解析

  多校划片政策是义务教育学区制就近入学招生方式的改革举措。2013年,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》,明确提出“试行学区制”。2014年9月出台的《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》提出“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,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”。学区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为落实与推进义务教育的就近免试入学,根据公立义务教育学校的分布情况及适龄学生的分布状况,以户籍为依据对城市居民区的一种划分。[1]我国学区划分以《义务教育法》规定的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为宗旨,根据区域内学校情况、招生规模、适龄学生人数等情况制定,主要以街道或街镇行政区划来进行学区划分。例如北京市西城区以街道行政区划为基础,建设11个学区;海淀区按照街镇行政区划,将118所小学、78所中学划分为17个学区,对应29个街道。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执行的是“单校划片”的入学政策。单校划片是指一个小区对应一所小学及初中,学校不选择学生,学生也不能选择学校。由于单校划片弊端凸显,如单一学校的生源区域存在一些缺陷,有的区域由于人口外迁已经“空心化”,户籍学生日益减少;有的区域由于历史原因,即使有户籍的孩子也不一定能就读家门口的学校。[2]

  针对单校划片的弊端,在一些地区开始试行多校划片。多校划片中的“多校”,不仅是数量上多所学校的组合,还包括不同层次办学水平学校的组合,即学区内既有优质学校也有薄弱学校。多校划片是指一个小区对应多所小学及初中,只要户口及房产符合规定的学生,在入学时可以选择所在片区的多所学校中的一所报名。如果所报学校报名人数不超过计划招生数,那么报名的学生可以直接就读,如果超过计划招生数,则采用电脑派位的方式摇号分配名额,未被摇中的学生就近安排到区域内其他有招生计划的学校读书。多校划片实际上是学区制治理中贯彻就近入学的新举措,其遵循的治理逻辑是在相对就近入学的基础上,通过户籍(房产)和入学机会的“硬挂钩”,为学生提供同等的择校机会,促进义务教育起点公平,以此倒逼义务教育均衡。而学区制的政策逻辑与此不同,学区制政策试图通过缩小校际间教育差距,通过优质学校帮扶薄弱学校,实现每所家门口的学校都成为好学校,促进就近入学。多校划片政策实际上是在工具理性下对就近入学方式的技术微调。多校划片政策只是过渡性政策,最终要通过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来实现学生的就近入学。[3]

  二、多校划片政策的价值

  (一)促进教育机会公平

  传统的单校划片政策,家庭居住地和学生就读学校之间存在简单的对应关系,学生不能选择学校,如果片区内有优质学校则能享受名校资源,否则只能进入普通学校就读。在单校划片政策下,学区房和学校之间具有捆绑关系,容易让家长产生不公平的感觉,固化阶层,限制学生的教育选择权。“划分学区,就近入学,会导致学校生源阶层单一固化,进而加剧社会阶层分化,不利于社会融合。”[4]多校划片为学生提供了教育选择权,一个片区对应几所学校,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发展需求,选择合适自己的学校入读,使学生无论居住在哪个区域,都有进入优质学校就读的可能,为学生提供更多公平的分配名校资源的机会。如北京市海淀区采取“六年一个学位”,小升初增加登记入学方式,符合海淀小升初入学条件的学生,可以依据教委划定的登记入学区域,自愿选择1-3所公办初中登记入学。

  (二)促进相对就近入学

  长期以来,就近入学所采用的手段主要是单校划片,常出现同一马路街对面的划分为一个学区,马路另一面的划分为另一学区,导致就近入学政策饱受诟病。教育部办公厅《关于做好2016年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》指出,“鉴于一些地方人口分布和学校布局具有不均匀性、街区形状具有不规则性,就近入学并不意味着直线距离最近入学。要充分考虑可能影响公平的各关键要素,确定相对科学的划片规则,确保适龄儿童、少年整体上相对就近入学。”也就是说,就近入学并不是地理距离上的绝对就近,在多校划片政策下,学生可以选择学区内的几所学校,扩大了学生择校的地理半径,可能学生所选择的学校并不是地理距离上最近的学校,而是相对较近的学校。多校划片政策扩大了就近入学的内涵,相对就近入学可以综合考虑距离就近和时间就近模式。例如大连对学区范围作了具体的规定,按照居住区域学校的距离来算,将学区定位在小学入学半径为500米内和初中入学半径为1000米内,可以称为“距离就近模式”,而在国外,德国是以居住地到学校的时间为划分标准,可以称为“时间就近模式”。[5]


本文由: 体育时空杂志社编辑部整理发布,如需转载,请注明来源。

体育时空杂志社编辑部

2019-03-02 23:09:12